為什麼台灣的棒球比賽總是吸引源源不絕的人潮?到底是什麼讓台灣人對棒球如此著迷?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棒球規則懶人包,幫助大家快速了解棒球比賽的基本規則和常見術語。這樣一來,即使是新手也能輕鬆跟上比賽的節奏,並且加入中華職棒大聯盟的討論熱潮!當你對棒球有了足夠的了解,還可以進一步將興趣轉化為投資機會,試試透過棒球運彩來賺錢哦!
為什麼台灣人對「棒球比賽」如此瘋狂?|AT99娛樂城
說到台灣的「國球」,大家會想到哪項運動呢?相信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會是棒球吧!儘管會打棒球的台灣人並不多,許多人可能只在體育課上玩過幾次基本的樂樂棒,但為什麼台灣人如此關注棒球比賽呢?尤其每當有國際棒球賽事時,大家總是會聚在一起看比賽直播。那麼,今天就讓AT99娛樂城來跟大家聊聊,為什麼棒球能在台灣掀起這麼大的熱潮!
讓我們回溯到1968年,那時台東的紅葉少棒隊在一場國際棒球比賽中,擊敗了當時的世界冠軍——來自日本的和歌山少棒隊。這場勝利不僅讓台灣在棒球領域嶄露頭角,更因為台灣曾經受到日本統治,這場比賽對當時的台灣人來說,更像是一次象徵性的「復仇」,帶來了無比的驕傲與成就感。隨著這一勝利,台灣政府開始更加重視棒球運動,並投入更多資源,促使棒球在台灣蓬勃發展。到了1989年,味全、統一、三商與兄弟等四大企業聯手創立了「中華職業棒球聯盟」,不僅培養了更多優秀的棒球選手,也讓台灣的棒球運動逐步走向巔峰,發展至今!
看不懂棒球比賽?棒球規則懶人包讓你快速上手!|AT99娛樂城
棒球局數:
- 棒球比賽的局數通常是 9局。
- 每局分為上下半局,每隊輪流攻守。上半局是客隊打擊,下半局是主隊打擊。
- 比賽中的攻守輪換由投手的三個出局數來決定,當一隊達到三個出局後,攻守角色會互換。
- 9局結束後,得分較高的隊伍獲勝。如果9局後兩隊平分,則會進行延長賽,直到分出勝負為止。
棒球基本規則:
1.比賽目標:
棒球比賽的目標是進攻隊(打擊方)積極擊球並跑壘,最終得分。防守隊(投球方)則需通過投球、接球、守備等方式讓打擊方出局,防止對方得分。每隊通常有9名球員,並且比賽分為9局。
2.比賽結構:
- 每局每隊有三次機會讓對方出局(3個出局數),結束後攻守互換。
- 每局分為上半局和下半局。
- 上半局為客隊打擊,下半局為主隊打擊。
3.擊球與跑壘:
- 如果打者成功打到安全區並繞過所有壘包回到本壘,則該隊得1分。
- 打者的目標是用棒子擊打投手投出的球,並嘗試跑上各個壘包(壘道)。
- 打者擊球後,必須依序跑過一壘、二壘、三壘,最後回到本壘,稱為「得分」。
4.出局方式:
- 佔壘:當跑者在試圖奔向下一壘時,防守隊員將球送到相對應的壘包並觸及該壘,令跑者出局。
- 三振:投手投出三個好球(打者未能擊中球或擊中的球被接殺)。
- 滾地球/飛球:防守方接住打者擊出的球,並在壘上得到出局。
5.投球與打擊:
- 投手每次投球必須站在投手丘後,並將球投向打者。球必須進入打者的好球帶(通常是腰部至肩膀的範圍內,並且球在跨過本壘板前不觸地)。
- 如果投球進入好球帶,打者需要擊球;如果進入壞球帶,則是壞球,打者可以選擇不擊。
6.得分:
- 當攻擊隊的跑者成功依序跑過一壘、二壘、三壘,並回到本壘,則算1分。
- 每局雙方輪流攻守,9局結束後,得分較高的一方獲勝。
7.延長賽:
- 如果比賽結束時雙方得分相同,將進行延長賽。
- 延長賽不設限制,直至有一方獲得領先並完成結束局數。
常見術語:|AT99娛樂城
1.全壘打:打者擊出的球飛出界外(過越外圍邊界線),不需跑壘即可得分。
2.安打:打者擊球後安全地達到壘包(不出局)。
3.保送:投手四個壞球讓打者不需擊球,直接走到一壘。
4.再見全壘打:在棒球比賽中,當落後或與對手平手的後攻隊,在比賽最後關頭擊出決定勝負的全壘打時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再見全壘打」。此時,打者擊出的全壘打使得球隊超越對手的得分,並直接結束比賽。再見全壘打通常發生在比賽的第9局或延長賽,但如果某一方得分過多,亦有可能提前結束比賽。
5.三振:當投手投出三個好球時,打擊者會被判定為三振出局。三振的次數常被用來評估投手的實力,是衡量投手表現的一個重要指標。此外,近期因為中職啦啦隊的「三振舞」風靡一時,其節奏感十足、舞步簡單,吸引了許多網友模仿。所以下次看比賽時,別忘了邊看邊跟著一起跳三振舞哦!
6.牛棚:投手在上場前進行熱身的地方叫做「牛棚」。有時候,直播會切換到牛棚的畫面,讓觀眾看到投手在上場前的狀態和準備情況。
7.打擊率:打擊率是指打擊者的安打數除以總擊球數的比例,打擊率越高,代表打擊者的表現越強。一般來說,打擊率達到0.28以上的選手實力穩定,而打擊率高於0.4的選手則可以稱為打擊王,是真正的打擊高手!若能榮獲「打擊王」的稱號,更是對其出色表現的肯定!
棒球戰術術語|AT99娛樂城
在棒球比賽中,除了基本規則外,還有許多戰術術語,這些術語通常涉及攻守策略、球員間的配合和比賽中的特殊情況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棒球戰術術語:
1. 盜壘(Steal):當打者擊球後,跑者在投手投球的同時試圖偷取下一個壘包。這是一種高風險但成功後能增加得分機會的戰術。
2. 犧牲打(Sacrifice Hit):打者故意擊出容易被接殺的球,目的是讓壘上的跑者進軍下一個壘包,雖然打者會被出局,但成功推進跑者。
3.犧牲飛球(Sacrifice Fly):打者擊出高飛球,雖然打者會被接殺出局,但跑者可以在接球的過程中跑回本壘得分。
4.雙殺(Double Play):防守方在一個回合中成功讓兩名跑者出局,通常是通過快速傳球將球從內野手傳給二壘手再傳給一壘手。
5.三殺(Triple Play):比雙殺更罕見,防守方在一次機會中成功讓三名跑者出局,通常需要球員迅速的反應和準確的傳球。
6. 碰觸打(Hit and Run):當打者擊球時,壘上的跑者提前起跑。這樣可以增加跑者成功盜壘的機會,並讓打者有更多空間擊出球。
7. 假動作(Bunt):打者將球棒短暫放在投球進攻路徑上,目的是讓球輕輕碰觸並停留在場地上,通常用於進行犧牲打或推進壘上的跑者。
8.單殺(Force Out):當跑者必須跑向下一個壘包時,防守隊員將球傳到該壘,觸及壘包將跑者出局。這種情況下跑者無法選擇停留在原壘。
9.投捕配合(Battery):投手和捕手的合作關係,通常指他們在比賽中的默契,投捕配合對於防守和戰術策略至關重要。
10.投手交換(Pitching Change):當投手表現不佳或需要休息時,教練可能會決定換上另一位投手。
11.接殺(Catch):當防守球員成功接住打者擊出的飛球,打者就會被判出局。接殺是外野手和內野手的一項重要任務。
12.假投(Pickoff):投手在投球之前,對壘上的跑者進行突然的投球動作,目的在於讓跑者出局,通常發生在一壘或二壘。
13.內角球與外角球(Inside and Outside Pitches):
- 內角球:投手投向打者的內側,試圖讓打者偏離打擊區。
- 外角球:投向打者的外側,目的是讓打者無法輕易擊中。
這些術語構成了棒球比賽中的重要策略和行為,不僅有助於球員間的配合,也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比賽的進行。

-妍-7-1.png)
-妍-3-1.png)
-妍-2.png)
-妍-1.png)



-妍-7.png)

-妍-6.png)
-妍-5.png)